
400-123-4567
+86-123-4567
时间:2025-05-28 17:55:06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计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2025年5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后的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与此同时,它也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民法典》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无论您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民法典》都会为您提供保障。让金娃娃带大家回顾《民法典》的内容,秒懂生活中的法律小常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规定,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02 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偷拿父母手机向游戏里大额充值,这些钱还能要回来吗?
可以。《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条规定,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其民事法律行为,所以未成年人充的钱是可以退回来的。8周岁以下的儿童游戏充值的行为是无效的,充值金额将一律退还,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向游戏里充值大额金钱,且未经过父母同意的,可申请退还其超出年龄智力范围的充值金额,未成年人身份的确认是平台是否进行退款处理中最重要的一环,需证明充值行为是孩子独立实施的,小朋友们要引以为戒,家长们也要注意加强对金钱的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充值办卡消费属于典型的“预付式消费”,不同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消费模式,它是经营者收取消费者预付款后,按照约定多次或持续向消费者兑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消费模式。虽具有便捷、互利的优势,但商家跑路、服务缩水、退费推诿等乱象屡见不鲜。因此,消费者在进行预付式消费时,一定要审查商家资质、留意合同条款、厘清退费条件,避免“踩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六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三条规定,经营者收取预付款后终止营业,既不按照约定兑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又恶意逃避消费者申请退款,构成欺诈的,应当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涉嫌刑事犯罪的,应当将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严肃追责打击遏制“卷款跑路”行为。
《民法典》第十六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一般情况下,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止于死亡。但在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情况下,要将胎儿和出生的孩子一样对待。如果胎儿出生时为死体,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如果胎儿出生后存活了片刻时间,即便他立刻死亡,也能取得权利能力,可以获得遗产继承、接受赠与、获得遗赠等权利。
《民法典》第八百一十五条规定,旅客应当按照有效客票记载的时间、班次和座位号乘坐。旅客无票乘坐、超程乘坐、越级乘坐或者持不符合减价条件的优惠客票乘坐的,应当补交票款,承运人可以按照规定加收票款;旅客不支付票款的,承运人可以拒绝运输。
“霸座”不仅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更是一种违法行为。将“占座霸座”行为由原来的宏观道德谴责升华至了具体法律规定,不仅是对霸座人无赖行为的约束,也是对被侵害财产权益人的有效保障。对于被霸座人,若发现有“占座霸座”行为的,可以立即向承运人报告或反映,由承运人与霸座人沟通处理,不要轻易与霸座人有言语或肢体上的冲突,不对“占座霸座”行为屈服的同时,要加强自我防范,灵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