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123-4567
+86-123-4567
时间:2025-05-16 02:48:09
为更好发挥研究生党建“双百”工作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创建培育过程服务,学位中心探索建设研究生党建“双百”小微案例集,梳理凝炼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经验和创新成果,将通过“研·党建”栏目陆续推出,敬请关注。
扬州大学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践行“党建+公益”理念,创新实施“三嵌合”支部工作法,组建“益往黔行”支教团,扎根贵州山区十一载,以“党旗红”引领“公益红”,引领党员青年在乡村振兴伟业中绽放绚丽青春。
1.“党建+”组织嵌合,激发内生活力。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公益为先、项目驱动,实现“党建+公益”同频共振、互融共生。支部持续开展“领航·领雁”行动,以支部为战斗堡垒,领航“益往黔行”团队深耕教育公益事业;以优秀党员为领飞“头雁”,带动广大青年在思想引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奋勇争先。近一年来,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0余次,与扬州市工信局、中科芯(58所)等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开展“公益之夜”公益晚会,进行社区支教等志愿服务20余次。
2.“党建+”机制嵌合,汇聚向心合力。支部将组织优势与教育公益有机嵌合,创新青年公益供给方式,构建“益基站”公益平台,建立“校企政社”多方联动机制,按照“社会点单—平台派单—组织接单”模式,撬动社会资源,汇聚公益合力,先后与70余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助力西部地区乡村教育振兴。近一年,支部与中电电气集团等5家企业建立联系,累计向山区儿童捐赠过冬衣物400余件、图书1000余册,募集公益资金20余万。
3.“党建+”载体嵌合,增强育人效力。支部将党建思政育人与教育公益实践有机嵌合,开辟“马背上”的支教之路,开展“走山路·送教育·助脱贫”实境党课,将党性淬炼融入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生动实践,建立“三个维度、十大模块”思政引航课程体系,补齐当地课程资源短板,实现支教地教育质量、支部党员素质双提升。2024年暑期,支部发挥专业优势,深入贵州省镇宁县4所乡村小学开展科技支教,研发涵盖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七大类60余门课程,以“科技之光”为山里娃照亮探索世界的“新通路”。